青海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把文化旅遊節打造成 青海的金色名片 ——訪2017青海文化旅遊節籌備組織委員會副主任, 省文化新聞出版廳黨組書記、廳長高玉峰 李 欣


本報記者 李 欣

2017青海文化旅遊節,將於6月至9月在全省范圍內舉辦。本屆文化旅遊節有哪些創新,有哪些特點……為此,記者采訪瞭2017青海文化旅遊節籌備組織委員會副主任,省文化新聞出版廳黨組書記食品機械、廳長高玉峰。

問:和往屆相比,2017青海文化旅遊節在內容與形式上有哪些突破和創新?

答:2017青海文化旅遊節將文化活動季、旅遊活動季、體育活動季三季合為一節,廣泛深入宣傳黨的十八大和省十二次黨代會以來全國和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輝煌成就,充分展現青海各民族相互交融、團結和諧、積極進取的精神風貌,提振全省各族人民群眾的信心;通過節會充分展現青海高原深厚的文化積淀,璀璨奪目的民族特色文化,更好地推動青海文化走向全國、走向世界;聚合文化、旅遊、體育各自優勢,深度推進文化、旅遊、體育等融合發展,形成我省獨特的文化優勢;吸引廣大群眾積極參與,讓群眾走進展館、走近舞臺、走向自然,共享我省文化改革發展成果,進一步增強各族群眾的文化自信;充分利用各級文化場館,積極為各類文化資源展示搭建平臺,努力讓文化資源“活”起來,各族群眾“樂”起來,有效激發文化活力;通過高起點謀劃、高標準策劃,努力提升舉辦層次,不斷擴大傳播效果,努力把青海文化旅遊節打造成特色鮮明、異彩紛呈的品牌節會,使其成為外界認識青海、瞭解青海的金色名片。

問:本屆青海文化旅遊節有什麼特點?

答:在時間跨度上,由以往的集中三五天的時間舉辦展會,向持續時間約四個月左右的文化活動季、旅遊活動季、體育活動季轉變,三季合一節,力爭月月有安排,天天有活動。在范圍覆蓋上,充分調動基層廣大群眾參與的積極性,變以往場館式活動為全省聯動,由固定場館延伸到社區、農村、學校、景區甚至是田間地頭,增強參與性、互動性、體驗性。尤其是註重挖掘具有青海特攪拌機比較色、有生命力的民族文化資源,並以此為契機,培育和扶持鄉村文化骨幹,提升文化內涵,逐步形成良性文化生態。在組織聯動上,變過去單一部門舉辦為打破條塊分割,實行全省統籌、上下聯動,多點開花。在宣傳展示上,變過去單純文藝表演和旅遊觀賽為謳歌輝煌成就、促進文化旅遊體育融合發展、娛樂觀賞和帶動消費等全方位、立體式展示。

問:本屆文化旅遊節主題活動分為四大板塊,文化板塊主要有哪些活動?

答:文化活動版塊主要由文化旅遊節開(閉)幕式、系列文化活動、系列展覽活動、文化論壇、智慧廣電、民族歌舞展演、文化節慶活動等組成。系列文化活動包括:“不忘初心·以文化人”“書香青海·全民閱讀”“歡樂青海·幸福傢園”等三大部分。系列展覽活動包括:“大融之美·文化青海”系列展覽活動,“堅定文化自信·傳承歷史文脈”——青海省博物館系列展覽活動。文化論壇活動中將舉辦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論壇、藏羌彝文化產業走廊協同發展論壇、全國彩陶保護與研究學術研討會等三場活動。“智慧廣電·走近百姓”系列活動包括主題開放日、政府購買服務免費放映商業影片、微電影大賽、航拍展、廣播話吧建設、收音機進氈房等多項內容。在民族歌舞展演方面,舉辦“傳承經典·高原放歌”花兒演唱會、“百花齊放·歡躍民間”民族歌舞展演、“幸福歌舞·文化西寧”等系列活動。文化節慶活動包括舉辦第二屆青海絲路花兒藝術節、王洛賓音樂藝術節、“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三江流域生態人文系列交流活動等內容。



漢堡成型機
本網站所刊登的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均為中國藏族網通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制作單位:中國藏族網通 青ICP證0104257號
arrow
arrow

    rzn117rv7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