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台中食品機械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查建國 特約記者 夏立)1956年,“人工智能”這一術語首次被提出。60多年來,人工智能已經發展成一門廣泛的交叉和前沿學科,剛過去的2017年也被稱為人工智能元年。在人工智能“賽道”,中國如何由“跟跑”變為“領跑”?如何使人工智能技術成為未來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孵化器和助推器?

1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在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揭牌成立。科技部高新司綜合處處長王力,上海市創投協會名譽會長、上海市原副市長劉振元,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黃甌,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幹頻,上海市消防局副局長陳永勝,上海市徐匯區人民政府副區長陳石燕,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吳斌,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薑斯憲,上海交通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中國工程院院士林忠欽,全國政協科教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學原黨委書記馬德秀,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圖靈獎得主John Hopcroft,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毛軍發,未來媒體網絡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張文軍,長江學者、國傢傑青楊小康等出席大會。來自政府、業界和學校相關部處學院的嘉賓與到場的企業代表、師生代表和社會人士近300人共同見證瞭這一時刻。

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奚立峰主持。薑斯憲、林忠欽、馬德秀、劉振元、王力、黃甌、幹頻、陳永勝、John Hopcroft、毛軍發共同為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揭牌。林忠欽代表上海交通大學為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毛軍發、常務副院長楊小康頒發聘書。揭牌儀式上,研究院還分別與上海市徐匯區、閔行區簽訂瞭戰略合作協議。

立足於建設世界一流的人工智能研究院

薑斯憲在致辭中指出,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將致力於在人工智能領域打造跨學科研究高地、培養頂尖人才、引領科技創新、推動產業發展,計劃於2018年前後,建設人工智能跨學科研究平臺,形成研究院基本物理框架和運行模式;2020年前後,建成上海科創中心人工智能功能型平臺,取得一些關鍵技術突破;2025年前後,聚集一批國際一流人才,建設世界一流的人工智能研究院,獲批建設國傢級人工智能研究基地。他表示,學校將把研究院的發展納入學校發展整體佈局,並作為戰略重點予以大力支持,動員和鼓勵更多交叉學科的專傢學者參與其中。

毛軍發介紹,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將重點開展人工智能基礎理論與技術、人工智能芯片與系統構架、智能網聯汽車應用、智能醫療集成應用等方面的研究,致力於發揮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優勢,凝聚不同學科的優秀人才,積極培育多學科、跨學院、有特色的研究團隊,促進優秀成果的產出。研究院將圍繞數據、算法、芯片這三大要攪拌機比較素,建立一個“創新人才、創新成果、創新應用”三位一體的人工智能研究院,建成人工智能國際交流與人才培養基地和人工智能數據與公共服務中心。他表示,研究院將立足人工智能基礎理論及核心技術研究平臺、 人工智能芯片與無人系統研究平臺、智能醫療集成應用場景平臺、智能網聯汽車應用場景平臺、智能 +X跨學科平臺以及人工智能成果轉化平臺六大平臺,為上海市科學研究、創新創造、產業升級等提供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撐,助力上海科創中心建設,對經濟社會發展發揮積極的作用。



分料機推薦


arrow
arrow

    rzn117rv7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