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百合”——堅持綠色發展 打造地方品牌

每日甘肅網10月25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道(記者許晗 文/圖)它作為“山珍”曾是皇傢貢品,現在卻是百姓傢常菜;它曾經價賤傷農,現在出口量每年保持在400多噸以上,出口創匯每年超過瞭600萬美元;它曾經熱銷海內外,現在品牌價值已高達46.11億元……它就是”蘭州百合”,全國唯一食藥兩用甜百合,也是蘭州市乃至甘肅省的特色產業,以其鮮明的特色和質量,在全國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時下,蘭州百合產區已進入采摘季,色澤潔白如玉、肉質肥厚香甜的蘭州百合不僅出現在蘭州的大街小巷,更是“坐”著飛機、火車、輪船,走出國門闖市場。

與基地同行——培育形成“蘭州百合”地方特色富民產業

蘭州市西果園鄉,是蘭州優質百合的核心主產區,種植百合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栽培百合有確切記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明代萬歷年間。

米傢坪村是七裡河區西果園鎮一個偏僻的小山村。這裡山路崎嶇,溝壑縱橫,陰窪的山地和冷涼的氣候,海拔達到2200多米,但這裡卻特別適合百合的生長。進入10月采摘季以來,每天都有農戶在田間地頭采挖百合。

在地頭,記者遇到瞭農戶米海榮,祖祖輩輩都在種植百合的他可是村裡的大戶。他告訴記者,他傢一共種有20畝地百合,每年可采挖6—7畝,年收入8—9萬元沒問題。目前,該村村民大多依靠百合種植走上瞭致富路,村民90%的收入都來自百合,戶均收入超過瞭10萬元,個別傢庭的年收入甚至達到瞭百萬元。

市農委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全市百合種植面積達到10.24萬畝,種植區域形成涉及七裡河區後山的西果園鎮、黃峪鄉、魏嶺鄉、阿幹鎮,西固區的金溝鄉、柳泉鄉,榆中縣的馬坡鄉、新營鄉、和平鎮、園子鄉、上花岔鄉等“一帶兩片”。其中百合種植核心地帶七裡河區2016年全區百合種植面積達到5.46萬畝,百合產量達到2.82萬噸,種植戶達到10954戶59007人,實現百合產值達8.36億元。

目前,全市從事百合加工的企業達到近200傢,其中市級以上龍頭企業10傢,百合保鮮庫儲藏能力1.3萬噸。年加工能力在100噸以上的企業41傢,50—100噸的企業有37傢,使用“蘭州百合”證明商標的企業達到瞭70傢。

按照“佈局合理化、生產基地化、經營一體化、管理規范化、服務社會化、產品名牌化、品質無害化”的發展思路,我市推進蘭州百合產業化發展,積極建立“公司+基地+協會+農戶”的運營機制,促進百合產業化發展。

與科技同行——助推“蘭州百合”品質升級

2017年甘肅農博會上展出的百合有瞭新吃法。

“我們推出的這種產品就是可以直接吃的生鮮食品,五六朵百合才能挑選出這一小盒。”據瞭解,除瞭小盒裝的生吃百合,此次農博會上展出的百合脆片在國內還尚未銷售,它像薯片一樣,可以直接吃。

近幾年,在扶持蘭州百合品牌化、產業化發展的路上,蘭州市立足“名、優、特、精”產品升級,著力扶持爽口源、蘭州甜甜、振興百合、米傢山等企業開發加工產品,形成瞭包括真空包裝鮮百合、無硫百合幹、百合粉、百合營養麥片、百合調味品、百合果酥、百合雞、百合花、百合花蕾、百合咖啡、百合酒等十多個產品……不同產品,旨在滿足眾多人群的消費需求。

食品設備 同時,蘭州市推行原產地保護種植和標準化種植技術,著力打造綠色食品,於2001年獲得“蘭州百合”證明商標;2004年獲得“原產地域產品專用地理標志”,2010年“蘭州百合”證明商標被認證為甘肅省著名商標,2013年中國林業生態發展促進會授予蘭州市“中國百合之都”稱號,認證七裡河區為“中國優勢生態區域”,2013年“蘭州百合”獲得中國馳名商標,2015年榮獲“意大利米蘭世博會優質特產獎”,2016年“全國百合知名品牌示范區創建”成功。到2016年底,全市建成標準化示范區3.87萬畝、示范鄉鎮4個,認證無公害面積3.87萬畝;同時,獲得瞭“綠色食品”使用標志,認證企業達到29傢食品機械,認證產品達到32個,使蘭州百合具備瞭較高的質量安全水平。





































3
1
5






甘肅省多部門聯動確保短缺藥供應

近日,甘肅省衛生計生委、發展改革委、食藥監局等10部門印發的《關於改革完善短缺藥品供應保障機制的實施方案》明確,按照“分級應對、分類管理食品加工設備、會商聯動、保障供應”的原則,建立多部門會商聯動.......全文
arrow
arrow

    rzn117rv7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